杨梧与中国的全球化创新时代,专利代理师的视角

作为中国涉外专利代理业务的先行者,杨梧代表了最早一批消化国际前沿技术,并运用法律工具将技术进行本土化保护的“金领”群体。四十年来,他们隐身幕后,助力中国成为全球创新投资的高地。如今,他们仍在等待本土高质量创新井喷期的到来。

杨梧,这位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,柳沈律师事务所名誉所长,在全球知识产权大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他自豪地表示,这是AIPPI成立127年来,首次将国际大会落地中国,他是推动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幕后推手之一。

杨梧不仅是业界中坚力量,还曾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呼吁、推动并见证了2014年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法院的创建、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成立,以及中国知识产权制度顶层设计和机构改革的多次重大调整。

杨梧作为专利代理师,见证了中国专利代理行业从起步到发展的全过程。作为行业的战略设计者之一,他承接了中国走向“全球化”创新之路的各阶段需求——最早是协助国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;后来是践行对创新的法律保护,提升中国市场对全球创新企业的吸引力;过去五年,则开始深度参与中国本土创新企业的全球知产布局。

在杨梧的眼中,专利代理师是一个跨越了科技、法律、商业、语言界限的全球“金领”行业。他们的工作是深度理解前沿发明的基础上,撰写出既能让该技术领域人士信服、又遵循当地法律法规的技术说明书——专利申请文件。

杨梧认为自己是应国家需要“误打误撞”进入了这一国际化的“高端行业”,并“很幸运”地助推了行业本土化进程,“得感谢国家和时代给我的机遇”。

杨梧的同行和朋友则认为,他既是一个中国从零到一构建创新保护的时代见证者,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“造雨者”——英文中,指那些能给行业带来新气象,助力生意兴隆的人士。杨梧兼具双重角色:不仅为创新企业的商业发展提供法律保护,又推动了中国专利代理行业整体转型进入快速发展期。

尽管杨梧已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,但他仍对行业的未来充满期待。他相信,随着中国市场逐步成熟,专利将回归其商业工具的本质——让创新产生商业价值,同时为创新建立护城河、降低企业运营风险。

对于杨梧来说,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成长之路。而他所期待的行业全面振兴,更是任重道远。然而,正如他所言,“专利是有近两百年历史的舶来品,过去四十年,它在中国已经生根、发芽、长枝,我们仍需‘继续努力,然后静待花开’”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